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覺得無趣




今天看到Bloomberg的每日一句, 突然覺得感受一些….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 George Eliot

從小我很常對著鏡子問一個很蠢的問題當然不是世界上誰最漂亮這種蠢問題, 因為答案太明顯了,就是我。 不是啦!我從小對自我的意識覺得很疑惑,我為什麼是我,自我到底是甚麼感覺,那我到底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成長,投入長大應有的過程,學習、念書、長大、戀愛、工作、結婚、 生小孩、養育、柴米油鹽…. 再繼續長大(這下子應該叫變老)時時忙工作,做便當、運動、轉阿轉阿轉阿轉阿轉…. 但是小時候的疑惑都在,只是有更急的事情擋在前面要去完成,所以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很自然地先緩緩,只是緩好像也不代表消失,因為他總是在有時沒時的時候出現,尤其是在一陣忙碌後的沉澱,坐在沙發上時,問題就悄悄地爬進腦袋裡,經過了這長久的時間,也走過了那麼多歷程,有答案了嗎? 那我到底是甚麼?

未知的程度與當時剛有這個問題的時候一樣。我還是沒有答案,空白如以經過了這幾年,這些所謂的成長,我還是沒有答案,漸漸的,好覺得眼前看到的這一切都很無趣。

為什麼我沒有試圖去找過這個答案? 如果這是這麼困擾我的問題。想,或許我是一個理性的人,直到現在,超發火的時候,我還是不會把東西狂掃到地方,因為想到即使不是我撿,等等也是給別人添麻煩;跟老爺超吵架的時候,我還是沒想要出去住飯店,因為想到幹嘛花這個錢?現在還是用錢的當頭,不要浪費的好。 總是現實擺在前,形而上畢竟比較不痛不癢,就很自然地被擋在後面了,當然隨著擋在前面的東西愈來愈少時, 問題好像出現的頻率也變多了.  只是 我在想,如果現在才開始找答案,我會不會也太晚了?!

所以今天看到Bloomberg的這一句突然感覺有些 never too late嗎?理性的我還是在忖度現在如果我去勇敢找答案時。得與失之間是如何?我或許有可能找到我的一點點意義,但是或許將損失的是現在優渥的物質,成本並不代表一定有的收益下,我躊躇了….

不夠勇敢、不夠灑脫、也不夠果斷,就是這樣才會在現實生活中轉,永遠爬不出來。